我前陣子開歐洲區高階主管大會的時候,晚餐大家吃喝聊天也會分享很多外派其他國家生活工作上有趣的事情。
一個待過越南跟韓國的德國人說,他很不懂,每次帶經銷商或員工到歐洲總部看展出差,他們行李箱裡總是會帶很多泡麵;明明每天都供應四五餐吃好住好,即使擔心他們西餐吃不習慣也會安排家鄉味餐廳,但是回到飯店他們總是還要泡麵來吃。問他們需不需要改變調整任何行程餐飲安排,大家都說不用不用一切很好,也不知道說真說假,讓他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笑著說,這你們真的不懂了,泡麵是我們亞洲人的comfort
food啊!
重點不在餓不餓,尤其在異鄉,不管短期出差出遊還是長期居留生活,只要吃到熟悉的家鄉味,我們就開心舒服!
泡麵是我們的回憶與信仰,颱風來全家窩在一起煮一大鍋、當窮學生時忙著應付考試報告沒時間覓食、半夜突然嘴饞想吃宵夜,看是要簡單用熱水泡、還是要豪華點加個肉片蔬菜雞蛋用鍋子煮,熱呼呼吃個一碗,情緒價值滿滿比吃米其林還滿足。
而且這些外國人去亞超看到一堆泡麵好像都一模一樣,我說NONONO,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泡麵,韓國、泰國、日本、越南、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etc.,我可不是什麼泡麵都吃,我只吃台灣的泡麵,連韓國日本的都很少吃,因為味道就是不一樣!
而且台灣的泡麵精緻豐富、價位可以差到10幾20倍,最貴的甚至可以去外面吃一客牛排了。很多知名店家或是高級飯店甚至會將自己的招牌麵食做成方便攜帶的泡麵販售,這樣帶著旅行露營都很方便。
我即使已經非常習慣世界各地跑在國外居住吃什麼都OK,但是每次出遠門我的行李裡也還是會放一包台灣泡麵,即使沒吃看到也安心。我甚至在去南極的船上,登島回來又冷又餓,讓遊輪的阿根廷大廚幫我煮了一碗排骨雞麵,有夠好吃比我還會煮。
https://moyasworkshop.blogspot.com/2015/02/9-port-lockroy.html
(哇嗚~ 我去南極已經是10年前的事情了也~)
每次台灣同事來德國出差,就是會帶一堆台灣泡麵給我們這些在總部工作的台灣人,我們都會聚在一起開心分贓、也會想到還可以拿去分給其他台灣人。
這幾年在國外跟世界各地來的台灣網友碰面,伴手禮不是泡麵就是王子麵,我們都知道禮輕情意重有多珍貴。
我這次搬到德國新居,朋友也很體貼地先在廚房餐檯上放了兩包泡麵跟兩顆蛋,讓我半夜抵達頭兩天還沒時間出門採買就先有東西可以吃。
泡麵對我們是鄉愁、是人情、是盼望。
那堆德國同事們聽了嘖嘖稱奇、點頭如搗蒜。
(我煮的泡麵湯都濁濁的很多泡泡... w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