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完美闡述了英國電動車發展的困境。
這是我出去玩的時候,走在人行道上差點被路面高起來的鬼東西絆倒。這個街景是非常標準英國一些老市區建築,這種都不是太好的區啦,髒髒舊舊的老房子是整排連棟的,住戶車子沒有特定停車位就是隨便路邊有空位就停。
英國的房屋街道設計老舊,除了近10年蓋的郊區新建案 (像我住的地方) 之外,房子有附停車位的比例很低,要另外拉線本來就很困難,更何況要拉到屋外。這種房型沒有自己的停車位,拉出來還要固定在人行道上,我都不確定這樣是合法的。重點是充電線拉好固定之後,還要確保自己的電動車可以固定停在這個位子,這跟鄰居的默契要很好才行,不然霸佔這種公共車位或被停走了真的很尷尬。
英國全國有66%的車都是路邊隨便停沒有指定停車位,不管在城市或是鄉下都是。所以除非充電樁充電站這種基礎建設做的非常完善到處都有充電停車位,或是住我這種獨棟的有自己的指定停車位可以在外牆車庫加裝wallbox,不然充電真的是個大問題。
現在歐洲車廠跟歐洲各國為了達到碳排放標準來避免繳交天價罰金,幾乎都要強推各種電動車,不管是純電還是插電。普遍使用的方法就是能源稅的補助跟懲罰:提高汽柴油車的稅金
(tax penalty)、降低或減免電車的稅金
(tax benefit)。不這樣做,電車很難賣。
我之前提過很多次,歐美的車子不是用買的,是用
lease buyback 的方法,簽約付了訂金把車牽回家,每個月付固定金額,開三四年之後可以選擇買下留著、退回去給原廠、或是外面二手車商價格比較好就賣給他們,然後再去換台新車。我(七月之前)的工作就是在做殘值訂價 residual
value - 這台車三年五年七年後的殘值剩多少。
電動車的技術發展非常可怕,每一年推出的新車在電池容量跟續航力的技術上都會大跨一步。一台汽柴油車可能十年才會有個引擎新技術突破,所以開個三四年其實除了機械上的使用折舊不會有太大的過時落差感,要當二手車再賣出去都不是太大問題,殘值都可以維護的很好。
但是電動車的發展非常快速,越來越普及之後價格會越壓越低,現在買一台四年之後賣掉、那個價格跟技術規格完全無法跟四年後的新款式新技術電動車競爭,所以殘值其實非常差,你就想現在誰會想要去買一台四年前上市的
iPhone 8? 其它手機都更新更漂亮也不會貴多少,當然買新的。
但是殘值是對一個品牌跟產品的信心,如果我原廠對自己的產品都沒信心殘值設很低,那客人怎麼可能買? 到時候價格差很難脫手啊~ 所以我們會想辦法把殘值拉很高、折舊設很低、用一大堆的方案去補助,新車才會好賣。但是這些車子以後就會有很大機率退回原廠 (原廠保證買回的價格比市價高很多),所以風險全部又都回到我手上。
而且是每家車廠都這樣做....
然後會想辦法影響第三方評價機構 (有點類似台灣的二手車訊美國的Blue Book那種,英國有很多家規模很大也很有權威),然後... 我老實說.... 就有點大家一起在蓋空中樓閣那樣,你拉高你家車的殘值、外部評價機構看到也跟著反應調高、我就只好追上去不然我會失去競爭力,沒人敢下拉調整,整個有點小失控不知道誰會開戳破泡泡的第一槍。
而且其實市場上依然有另一派比較務實的研究,顯示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電動車價高的離譜太過昂貴,開始覺得標榜我很潮很環保+電費比油錢便宜+其它稅金優惠+充電不方便里程焦慮症,並不值得燃油車跟電動車中間那個價差,而且會很難脫手。所以今年反而開始有了一波從電動車換購回傳統燃油車的人潮。
好啦,反正英國2030年之後只能賣電動車啦 (歐洲好像是2035以後我有點忘記了),所以我也只能再多掙扎個幾年勢必就得換成電動車了。
噢~ 我老闆的兩台車都換成電動車了,他說他要以身作則幫公司減少CO2的壓力,然後每個禮拜慫恿我跟他換車,叫我要好好感受體驗一下公司的產品策略、擁抱熱愛一下新科技這樣...
而且會一直在車上囉嗦各種電動車的科技跟....
很多我聽不懂也不想懂的英文機械知識........
可是我為什麼打死不肯跟他換車呢........ 因為我很久沒洗車了... 讓他坐進去還開回他家細細檢查品味我還想耳根清靜嗎...... (消毒跟清潔是兩回事喔...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