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六年我換了三個國家
(四個工作地點),每次都得申請一個新的私人電話號碼+公司也會給我一支新手機跟新的號碼。
公司的手機跟號碼是離開時一定要還&解約的,我固定留著的其實只有那個跟了我20幾年的台灣號碼 (等著舊情人打電話給我 🤣),跟一個兩年前申請留給外事局跟政府機構的德國私人號碼。因為我國外號碼通常都不綁約,每個月或每年top-up,很多號碼離開該國之後我就直接不繳費沒用了。
但是,偶爾還是會需要用到這些號碼。
有些網站是用手機號碼當作登入帳號,有些銀行也是綁手機號碼的,像是我英國的銀行帳戶,我之前才因為要動用英鎊,結果認證碼送到舊英國號碼根本沒辦法收,帳戶被凍結,我還打電話給客服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解凍,匯錢出去。超火大~ 英國的Amazon也是,換國家是要換Amazon帳號的,也是手機認證,然後也是跟客服搞半天才轉換國家&電話號碼成功。
電話號碼太多我根本記不住,但是常常要填寫,我到後來甚至得在透明手機殼裡面貼一張紙,上面寫著三四個不同國碼開頭的號碼
(+886、+44、+49、+36),看到的人都笑壞了。
我通常會因為不同的目的給不同的號碼,公私會分開。最怕的就是碰到要收認證碼,常常A手機拿著等半天都沒收到,才發現是傳到B手機去了。
真的還好歐洲門號漫遊很方便也沒有額外費用,所以我在匈牙利期間,私人號碼還是德國的。欸...
這有點灰色地帶,聰明的人當然會想,那我去月費便宜的國家辦門號帶回電信費比較貴的國家用。但是這是有風險的,根據"Roam
Like at Home"的一些法律規定,fair
use policy跟在home
country的使用時間,他們會檢查居留地跟發話地。我還好是因為在德國境外的時間不長,買一年份的package,剛好就回來了,所以沒啥問題。
(有些人的Netflix跟Youtube premium還有其他串流帳號也是這樣,我也是,當初是在台灣訂閱的,月費比歐洲便宜很多,這幾個月陸續收到通知,發現我的常用IP不在台灣,直接取消我的資格,要我在期限內重新訂閱,適用歐洲的費率。)
(我其中有個是透過VPN去月費比較便宜的國家註冊,也是被通知我人不在該國,要取消。)
每次安頓好傳訊息給老狐狸,他就又收到一個未紀錄的號碼,存到聯絡人已經沒有多的欄位可以存新號碼,忍不住問我,妳是詐騙集團啊? 🤣 所以我們見面第一件事,就是先檢視刪除早就沒用的號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