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過去兩年辦了三次的離別會,我說拜託今年不要再弄了,就讓我安靜地默默離開...
不過有些很重要的朋友我還是要見面好好說再見。
💕
老狐狸
我們會同一天離開歐洲。我從德國搬回台灣,他跟妻小從英國搬去美國。我們又找了一天他到德國安養院照顧老母親,我就開車北上去找他,一起去附近的葡萄園走走吃頓很好吃的鹿肉料理午餐聊聊天。
雖然我最近因為換工作的關係幾乎每兩個禮拜找他商量「啊~
我老闆又跟我說哪裡有一個新的機會我該不該接受?」,不過由於事情真的變化太快,所以我跟他更新了我最後的決定,他也曾經當過我要去的公司的全球副總,所以也給了我很多建議提醒我要注意的地方。
反正我們還是會持續每個月的1:1,分享跟家人的新生活,他也一直叮嚀,一定要隨時讓他知道我新工作的進展,他對我未來的職涯發展還是很關心,需要幫忙需要他牽線找人一定要開口。
🍀
台灣同事
我在總部有一群在集團內的台灣同事,我三進三出總部工作他們都非常幫忙,重大節日也會聚餐,還好有他們,我在總部的日子才不會那麼clueless。尤其這次我住的地方是同事幫忙找的,居住環境非常棒,我帶著小貓住的非常舒服安心,差點就不想離開了。
這次聚餐歡送我,舉杯的時候,大家都異口同聲說,兩年後繼續德國見,再幫我辦歡迎會。
⭐️
在德國的同事們
韓國同事知道我愛吃韓國菜,竟然請我去她家然後她做了一桌超好吃的韓式晚餐。真的好吃到我這麼怕麻煩怕剩菜的人竟然還打包外帶。
德國同事也請我去她家吃早餐,這幾年我們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互相幫忙交換很多消息。
我在德國還有一個"family",已經認識15年從我剛進台灣公司的時候就是我總部的對口同事們,其中包括那個一座山小熊軟糖爸爸。只要我在德國,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去找他們幫忙,他們辦party一定會邀請我,常常讓我去蹭飯吃。
如果大家還記得我2018年來的時候,暑假就幫一個同事照顧她的貓,每次去她家貓都還認得我會來蹭蹭。
🎉
在歐洲的朋友們
有些專程來找我,或是剛好來德國出差趕緊約見面。這幾年很高興認識很多很優秀的台灣人,也謝謝你們信任我來找我聊天諮詢,在歐洲工作生活不容易,卻沒想到要見面比在台灣容易。
🎀
🎀
🎀
🎀
🎀
我也真的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我的直覺跟期望通常都不太準,哈哈~
並沒有什麼規劃打算,因為以後會去哪還真不是我能控制的。總覺得我跟德國的孽緣應該還沒結束...
(抖)
老實說,我認真回憶三進三出德國總部的經驗,每次都是大幅好轉,我現在甚至不排斥以後有機會再回總部工作。
第一次2018年來,那時候的司徒加特不會講德文真的不行,更無法在總部工作,我每次去開會、或是要去找其他部門問事情,都要帶同事去幫我翻譯。
2023年來,生活忽然容易了起來 (也有可能是在英國也不方便習慣了)、在商店或路上講英文都沒有問題,唯一的痛苦只有總部同事還不是很習慣外國人入職,不知道要多體諒幫忙外國人適應銜接;最慘的還是我跟外事局纏鬥九個月的跨國工作證問題,我急著要去匈牙利工作卻卡在德國讓我壓力非常大。
2025年這次來,沒有簽證問題,我已經非常熟悉各種公司內部&政府流程,80%可以靠自己處理不太需要別人幫忙,甚至我還要提醒HR跟其他部門要幫我pickup什麼流程。我的德文也勉強可以應付生活所需,甚至可以用極簡單的德文打電話、預約、詢問,連路人問路我都可以回答。加上住處很舒服、領了公司車到處玩,市區亞洲餐廳又更多了,我的生活是愜意舒服的。
當然,這一切也是隨著我在不同國家生活、每次都找到更迅速適應的方法,讓自己的日子越來越好過。
司徒加特是很方便的,大眾運輸沒話說,我這輩子第一次在一個城市如此頻繁混合使用各種交通工具,我只有出城跟上下班會開車,其他時間我都是搭地鐵公車、混合使用電動滑板車。我在台北跟布達佩斯都還不會搭捷運公車呢~
吃喝玩樂該有的都有,血拚逛街也滿有得買的,一年到頭很多活動可以參加,周末去鄰近小鎮小城市逛逛走走也很方便。撇開外事局,其實要去其他政府機構辦事情,只要提早規劃預約好,不要太急躁一口氣安排太多,一步一步來心情放輕鬆,都還滿順利的,公務人員也都非常親切幫忙。
所以,我其實是喜歡司徒加特的,我前後幾個大老闆都明示暗示過 (甚至直接考我德文),我無論如何是要認真在總部作一個assignment的,所以我回台灣應該會繼續學德文 (因為不想荒廢之後又要第N次從頭開始學),如果總部有有趣的工作,我會考慮回來,因為我已經知道怎樣如魚得水舒服地在德國生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